时间:2021-05-18
来源:作曲系 作者:曾俊力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系列讲座“重组·重构”
时间:2021-05-18
来源:作曲系 作者:曾俊力
5月14日下午,作曲系“作曲家讲坛”与中国当代作品研究课程联合举办的系列讲座第五讲邀请到作曲家陈晓勇教授在线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重组·重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赵冬梅教授主持。
陈晓勇教授首先就本次讲座主题“重组·重构”进行界定,介绍了他多年来的音乐创作思路与方法。讲座中,陈晓勇教授从“声音对音乐的启发”“对声音、震动体的研究”“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声腔语调等关系”三个方面入手,穿插播放多首作品,分享他的创作思路及理念,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在“声音对音乐的启发”部分,陈晓勇教授引导学生们思考作曲家如何通过不同的造型构成不同的“文化”音响,如何展现声音的感染力和质感这两个问题,表示在创作中要注重人对声音的感受和启发及音乐的造型。他以古琴音乐对他本人的影响为例,提出古琴音乐的处理方法,即每个音由“头、体、尾”结构的“音腔”在音乐中的体现。他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并非只关注音高色彩、旋律调性以及节奏时值这几方面,而应该关注音乐构成的整体。陈晓勇教授还播放了他于1998年创作的作品《看不见的风景》,示范了他对于“音腔”的理解以及处理方式。
在“对声音、震动体的研究”部分,陈晓勇教授以欧洲教堂的钟为例,通过演示钟在不同分段的震动频率与原理带出在泛音列以及关于“震动”的相关问题,并播放了其2019年完成的《日记第六册-第二乐章》。陈晓勇教授提出关于材料组织和材料的组合问题,并指出声音材料的组织形式应该具备创造性,并要将这技术从理想转换成音乐。
在“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声腔语调等关系”部分,陈晓勇教授通过播放几首作品以声腔语言化、角色器乐化以及音乐形象化的角度来探索材料组织和材料组合的方法。他分享到他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获得灵感,寻找不同的角度和音乐形式进行创作。
讲座中,陈晓勇教授独特的见解和创作理念启发性强,另师生们创新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最后陈晓勇教授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要能引人深思,才能真正成为被世界认可的作曲家”观点为本场讲座画上句号。